代謝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
一、肥胖與代謝綜合征模型
1. 飲食誘導肥胖(DIO)模型
- 動物:C57BL/6小鼠、SD大鼠(對高脂飲食敏感) 
- 方法: 
- 高脂飼料(HFD):脂肪供能占比45-60%(標準飼料10%),持續喂養8-16周。 
- 高糖高脂飲食(HSHF):添加蔗糖(20-30%)+脂肪(30-40%)。 
- 表型指標: 
- 體重增長、脂肪組織重量(附睪/腎周脂肪)、空腹血糖、胰島素抵抗(HOMA-IR)、血脂(TG/TC)。 
- 注意事項: 
- 需設普通飼料對照組,避免品系差異(如BALB/c小鼠對HFD抵抗)。 
2. 遺傳性肥胖模型
- ob/ob小鼠(瘦素基因缺陷):自發肥胖、高血糖、胰島素抵抗。 
- db/db小鼠(瘦素受體缺陷):重度糖尿病伴胰島β細胞衰竭。 
- Zucker大鼠(fa/fa突變):瘦素受體缺陷,伴高血壓和腎病。 
二、糖尿病模型
1. 1型糖尿?。═1DM)模型
- 鏈脲佐菌素(STZ)誘導: 
- 小鼠:多次低劑量注射(50 mg/kg,連續5天,腹腔注射)。 
- 大鼠:單次高劑量(65 mg/kg,靜脈注射)。 
- 檢測:血糖>16.7 mmol/L(持續3天)為造模成功。 
- 自發模型:NOD小鼠(自身免疫破壞胰島β細胞)。 
2. 2型糖尿?。═2DM)模型
- 高脂飲食+STZ聯合誘導(模擬胰島素抵抗+β細胞損傷): 
- 先喂HFD 8周誘導肥胖,再注射低劑量STZ(30-40 mg/kg)。 
- KK-Ay小鼠:自發肥胖、高胰島素血癥,伴胰島增生。 
三、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/NASH)模型
1. 飲食誘導模型
- MCD飼料(蛋氨酸-d堿缺乏): 
- 快速誘導肝脂肪變性和炎癥(4-8周),但體重下降。 
- WD飼料(西方飲食): 
- 高脂(40%)+高膽g醇(0.2%)+果糖飲水(15-30%),需6個月以上才能出現纖維化。 
2. 化學誘導模型
- CCL4注射(每周2次,腹腔注射): 
- 導致肝纖維化,但非特異性(需聯合高脂飲食模擬代謝背景)。 
3. 遺傳模型
- ob/ob小鼠:單純脂肪變性,無顯著炎癥。 
- MUP-uPA小鼠:人源化肝臟模型,可進展至NASH伴纖維化。 
四、高尿酸血癥模型
1. 氧嗪酸鉀(PO)誘導
- 方法: 
- 腹腔注射氧嗪酸鉀(250 mg/kg,每日1次,連續7天)抑制尿酸酶。 
- 聯合酵母提取物(10 g/kg)提高嘌呤攝入。 
- 檢測:血清尿酸(>100 μmol/L)、腎臟尿酸結晶(偏振光顯微鏡)。 
2. 遺傳模型
- Uox-KO小鼠(尿酸y化酶敲除):自發高尿酸血癥,伴腎損傷。 
五、動脈粥樣硬化模型
1. ApoE?/?或LDLR?/?小鼠
- 方法:高d固醇飼料(1.25%膽g醇,8-12周)。 
- 檢測:主動脈斑塊(油紅O染色)、血清LDL-C水平。 
2. 迷你豬模型
- 高脂飲食誘導,更接近人類血管病理,但成本高。 
六、代謝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選擇與驗證要點
| 疾病 | 推薦模型 | 造模周期 | 關鍵檢測指標 | 
|---|---|---|---|
| 肥胖 | C57BL/6小鼠(HFD) | 8-12周 | 體重、脂肪重量、Leptin水平 | 
| T2DM | db/db小鼠或HFD+STZ大鼠 | 4-8周 | OGTT、胰島素耐量試驗(ITT) | 
| NAFLD/NASH | WD飼料喂養C57BL/6小鼠 | 24-30周 | 肝組織NAS評分、纖維化(天狼星紅染色) | 
| 高尿酸血癥 | PO誘導小鼠 | 7天 | 血清尿酸、腎臟病理 | 
| 動脈粥樣硬化 | ApoE?/?小鼠(高脂飼料) | 12周 | 主動脈斑塊面積、血脂譜 | 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