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小鼠胃病模型構建常見胃病模型類型
1. 化學誘導模型
- 乙醇誘導急性胃黏膜損傷 
- 步驟:禁食24小時后,灌胃給予無水乙醇(0.5-1 mL/只)。 
- 特點:6小時后可見胃黏膜充血、糜爛,適合研究急性胃損傷修復。 
- 吲哚m辛(NSAIDs)誘導胃潰瘍 
- 步驟:皮下注射吲哚m辛(10-20 mg/kg)或灌胃給藥,24-48小時后觀察。 
- 機制: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導致胃黏膜防御功能下降。 
2. 幽門螺桿菌(H. pylori)感染模型
- 菌株:SS1或臨床分離株(需適應小鼠胃環境)。 
- 步驟: 
- 禁食4小時后,灌胃給予H. pylori懸液(10?-10? CFU/只,每周2次,連續3次)。 
- 感染后8-12周評估(慢性胃炎、腸化生)。 
- 檢測:胃組織PCR(ureA基因)、Warthin-Starry銀染色(細菌定植)、組織病理評分。 
3. 手術模型
- 醋酸誘導慢性胃潰瘍: 
- 開腹暴露胃,濾紙片浸漬50%醋酸貼敷胃漿膜面30秒,術后7-14天形成潰瘍。 
4. 基因修飾模型
- 轉基因小鼠:如胃酸分泌相關基因(H+/K+-ATPase β亞基敲除)。 
- 致癌模型: 
- MNNG(N-甲基-N'-硝基-N-亞x基胍)誘導胃癌:0.1% MNNG飲水喂養6-12個月。 
二、小鼠胃病模型構建關鍵操作流程(以H. pylori感染為例)
- 預處理: 
- 小鼠禁食4小時,減少胃酸分泌。 
- 感染: 
- 灌胃給予H. pylori懸液(含5% NaHCO?中和胃酸,提高定植率)。 
- 監測: 
- 體重與攝食量:每周記錄,評估全身影響。 
- 胃病理:HE染色(炎癥評分)、Giemsa染色(細菌定植)。 
- 免疫應答:ELISA檢測血清IL-1β、TNF-α。 
三、評估方法
- 大體觀察: 
- 解剖后測量潰瘍面積(mm2)或計算潰瘍指數(0-4分)。 
- 組織學分析: 
- HE染色:評估炎癥細胞浸潤、黏膜厚度、糜爛深度。 
- 特殊染色:PAS染色(黏液層厚度)、Masson染色(纖維化)。 
- 分子檢測: 
- qPCR檢測炎癥因子(IL-6、IL-8)、胃功能標志物(胃泌素、生z抑素)。 
四、注意事項
- 動物選擇: 
- C57BL/6小鼠對H. pylori敏感;BALB/c易形成嚴重炎癥。 
- 感染優化: 
- 使用新鮮培養的H. pylori(對數生長期),避免胃酸中和不足。 
- 倫理終點: 
- 體重下降>20%或嚴重出血時需人道處理。 
五、模型局限性
- 小鼠胃解剖結構與人類差異(無主細胞、胃酸分泌模式不同)。 
- 化學誘導模型多為急性損傷,難以模擬慢性病變。 






